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家庭教育 | 「死忍」非健康的 情緒 管理

21-02-2022
家庭教育-心理-情緒-管理

作為心理學家,我們常提醒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 情緒,協助梳理情緒後,再給予意見或做法。一些家長反映,其中之一的擔心是孩子習慣探索 情緒 後,等於習慣發脾氣,往後更要花心力去處理,倒不如直接處理問題行為;又有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得到解決方案後,難題消失,情緒亦自然隨之消失,因此,不用浪費時間於梳理情緒上。

建立 情緒 安全區

若將「處理情緒」及「發脾氣」掛鈎了,代表我們已習慣壓抑情緒。情緒壓抑者,有些深藏不露,但若偶爾聽到句子如「我忍很久了!」、「唔好迫我爆」或「我唔會有情緒」等,便要多加留意。若只等到忍無可忍下,才發現及釋放這些情緒,這無疑是不健康的情緒管理。往後要探索及表達情緒亦會更不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處理情緒」並不是待「發脾氣了」才做,而是從「覺察情緒」開始。雖然情緒是與生俱來的,但管理情緒的能力需要後天培養。這概念就像投資,有人能憑投資致富,亦有人投資失利,投資成功不止在運氣,還需能力、經驗及觸覺。當我們怕與孩子探索情緒時,我們先問一問自己,「我們會否也怕覺察及處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 讓內在需要更立體

小時候做數學練習時,總可以合著眼輕鬆完成同一單完的練習題,因為一項公式便能應付所有;惟到綜合練習時,卻發現自己不知從何開始解題,更不知道應用哪一條公式。試想想,當你感到疲累時,你會怎樣做?這簡單的問題,就像做單元練習題一樣,無需細想便能馬上回答「要休息」。然而,若我加上情境及 情緒 字詞,問題變成「當你感到疲累時,你知道自己要休息了,但因為你今天連續開了多個會議後,已堆積了數樣需今天完成的緊急項目,你緊張得手心冒汗,大腦仍提醒著你要盡快完成,因為你知道回家後便要督促孩子温習測驗⋯⋯你會怎樣做?」想起這連串的種種,你還可以毫不猶豫的去休息嗎?

上述的情況,除休息的需要之餘,我們還有其他內在需要,包括想於工作成功、想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想做一個超能媽媽、想孩子有一個不害怕測驗的温習、想孩子拿取好成績及/或單純的想有自己時間(Me Time)。休息與否並不是重點,我想強調的是情緒因不同情境而出現,加入情緒後,讓簡單的單元題目變成綜合練習題。這綜合練習題需要結合我們對自身認識、個人經驗及內在需要去為選擇排好優先次序。因為答案不存在對與錯,只在於是否適合你個人的想法。或許有人會休息後再加速追趕進度,有人卻選擇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時間,於完成所有項目後再一併好好休息等⋯⋯即使作為大人的我們,亦會為自己作的決定後悔;更何況未有足夠自我認識及人生經驗的孩子。

為什麼心理學家常談情緒?因為情緒管理是一種需要從小培養的能力,亦因為當我們習慣面對情緒,我們將對自身行為更有意識。孩子無論在自我認識、了解內在需要、認識不同情緒及管理方式等,仍在發展階段,需要長輩們從旁指引。坊間有不少探索情緒,或與情緒對話的練習,將練習融入親子時間內,加強親子間的情緒安舒區。

陳秋媛小姐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和註冊社會工作者,專長於兒童及青少年的輔導、評估及諮詢工作,提供個人成長和情緒輔導。陳小姐致力研究正向心理和親子關係,曾於不同社福機構及學校提供兒童心理發展需要的相關講座及工作坊。
參與出版書目包括: <<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師:20個負面情緒管理法>>及<<心理學家的工具箱—疏導負面情緒的10大溝通法則>
–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 香港心理學會 輔導心理學組會員
– 性格透視®. (一級)認可培訓師

家庭教育 | 負面 自我 將 形成悲觀思維及嚴重依賴性

家庭教育-自我-依賴-悲觀